水是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,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。水资源的安全跟我们健康是息息相关,为了我们的健康,一起来了解一下水中常见的四大病毒。


一些肠道病毒在水中能存活较长时间,例如在自来水中可活2-168天,在海水中可存活2-130天。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,水中病毒常与污水处理厂的的出水和自然水体中的悬浮物有关。在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和海底污泥中可检测到人类肠道病毒。


一、肠道病毒

肠道病毒(Enterovirus)属小RNA病毒科(Picomaviridae),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(Poliovirus)、柯萨奇病毒(Coxsackie vims) A、柯萨奇病毒(Coxsackievirus) B和埃可病毒(Enteric Cytopathogenic Human Orphan virus,简称ECHO virus)。肠道病毒是在水体环境中最常见、也是水病毒学研究最多的一类病毒。在研究水的病毒学安全性中,常以肠道病毒作为代表,因为这类病毒病患者排毒量大、排毒时间长,肠道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、存活时间较久,可以通过水体以外的途径传播,而且比其他病毒易于检测。


 

1、脊髓灰质炎病毒


这种病毒是一种圆形的微小病毒,属肠道病毒。脊髓灰质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。染病后常发热和肢体疼痛,主要病变在神经系统,故部分病人可引发麻痹,严重者可留有瘫痪后遗症。此病多见于小儿,所以又名小儿麻痹症。


 

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及粪便内均可排出此病毒。食物和水可能被粪便感染,所以经口摄人是主要的传播途径。如水源被污染了,可促成较大的流行。此病毒在人体外生活力很强,可在水中和粪便中存活数月,低温下可长期保存,但对高温及干燥较敏感。


2、其他肠道病毒


除脊髓灰质炎病毒,肠道病毒还有柯萨奇和埃可病毒,这两种病毒在世界上传布也极广,主要侵犯少儿。一般夏秋季易流行。它们都具有暂时寄居人类肠道的特点。


这两种病毒引起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,同型病毒可引起不同的症侯,而不同型的病毒又可引起相似的临床表现。一般症候有以下几种:无菌性脑膜炎、脑炎;急性心肌炎和心包炎;流行性胸痛;疱疹性咽峡炎;出疹性疾病;呼吸道感染;小儿腹泻等。




二、肝炎病毒

病毒性肝炎一般可分为甲型肝炎(传染性肝炎或短潜伏期肝炎)和乙型肝炎(血清性肝炎或潜伏期肝炎),两者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基本相同。主要临床症状有食欲减退、恶心、上腹部不适(或肝区痛)、乏力等,部分病人有黄疽和发热,多数肝脏肿大,伴有肝功能损害。


甲型肝炎病毒主要从粪便排出体外,经口传染。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后,可能引起爆发性流行。




三、轮状病毒

轮状病毒(Rolavirus)归类于呼肠孤病毒科(Reoviridae)轮状病毒属(Rotavirus)。由澳大利亚Bishop等于1973年首先从腹泻病人的十二指肠上皮细胞中发现。轮状病毒是引起全球儿童急性腹泻的最常见病因之一,据估计全球每年患轮状病毒肠胃炎的儿童超过1.4亿,造成数十万儿童死亡。其流行高峰主要在秋冬季,故常称为“秋季腹泻”。轮状病毒对各种理化因子有较强的抵抗力,在粪便中可存活数日或数月。



轮状病毒主要通过口-粪途径传播,可经饮用或进食受污染的饮水或食物、或接触受污染的对象传播。1981年美国科罗拉多州发生的轮状病毒病的暴发与市政供水的污染有关。1982年以来,中国发生了几次感染数百人的B族轮状病毒大暴发,其原因是饮用水被污水污染。




四、SARS冠状病毒

2002年底在我国广东省发现首例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(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, SARS,俗称非典型性肺炎)患者,截至2003年6月SARS已经波及到380个国家和地区,总发病8000余例,死亡800多人。该病患者初期通常有高于38℃的发热,并会伴有寒颤,或者头痛、倦怠和肌痛,后期表现为干咳无痰,呼吸困难。该病传播途径以近距离飞沫传播为主,同时可以通过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经口、鼻、眼传播。


 

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发现,SARS病原微生物为SARS冠状病毒,归属于巢状病毒目、冠状病毒科,为单链RNA病毒。


一些在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出现的100多种病毒曾在人们的排出粪便中检测到。人类每1克粪便中可排出100万以上病毒,而污水中传染性病毒颗粒的浓度可高达每立升50万。这些病毒都是引发疾病的根源。想要减少发病率,不仅仅要注意各种自身卫生及食物卫生,更重要的是从根源出发,净化水体,减少水源中生活废水和工业污水的排入。



净水技术解决病原菌污染


针对饮用水中可能出现和潜藏的病毒,当下,随着科技的发展,世界上的前沿净水技术也获得了极大的突破。其中,拥有204年历史的道尔顿研发的最新一代净水器对病原菌过滤比率可达99.999%,道尔顿矽藻瓷滤芯里的生物银可破坏细菌的DNA,其过滤孔径基本可完全阻挡绝大多数细菌和病菌。


随着人类对饮水健康的愈加重视,世界净水技术的更迭也将为人类饮水健康保驾护航。